
說到美國的居住環境應該是台灣人最嚮往的吧
但是其實我也有滿滿心酸血淚史.....(不小心寫成落落長靠北史)
我來美國6年內住過2次社區 ,1次私人租屋
社區的優點是:大致環境都還不錯, 要修理汰換東西都很方便不囉唆
缺點是:不附傢俱, 行政程序比較沒有彈性,有時還要看他們臉色
私人租屋優點是:大部份有附傢具
缺點是:有的房東會嘰嘰歪歪,而且房子狀況不一
我發現在美國社區辦公室上班算是美國工作裡的爽缺(混日子的好工作)
平常上班時間如果沒有人要租屋他們就沒事, 在裡面吹冷氣聊天一整天
但是有事到辦公室找他們還不一定找的到人喔!因為他們有時也會去吃飯 不知何時回來
我在Savannah住的社區office員工是兩個中年白女人
每天就坐在辦公室裡翹腳打電腦等著收房租,每次有事要問她還要等她聊完天勒(翻白眼)
然後美國社區是很想趕住戶走吧,不然怎麼會每年都要增加房租,住越久不是越便宜嗎?
我在New Jersey這邊的社區每年漲25元,從800多塊住到快1000塊會不會太過分!

由於社區比較有制度=不通情理
想當初我要搬進去的時候他們要求我要先把所有的水電瓦斯全部都辦好(全部都登記在我名下)才讓我搬進去,偏偏那時我沒有社會安全碼(Socail Security Number)所以我沒有辦法辦水電,但是我下個星期就要上班了急著找地方住啊,好說歹說還差點哭給他看才恩准我拖半個月辦好水電(媽的!明明就可以!只是他們嫌麻煩而已)
第一個月我拿了支票到辦公室繳房租,他們說:嗯丟喔~你要寄到總部
挖哩勒我肉身都已經站在這裡了啊還要用寄的??!!辦公室到底是在辦啥鳥用的啊!
隔沒多久我想要換成銀行自動轉帳,因為遲繳房租還要被罰錢!(尼砍砍他們是不是吃人夠夠)
結果我到了office他們又說:嗯丟喔~你要填表格後一樣寄到總部(辦公室其實是楚門的世界啊是假的吧!)
直到我租約快到期想換約,但是一個月又要多付50元!(您砍砍是不是真的很想趕人走啊!)
我又到辦公室想要簽新約,他們又說:嗯丟喔~你要先寫一張letter說明你要換約
我說我本人都在這裡了, 妳就直接拿約給我簽啊!
她說:我也沒辦法, 公司要看房客寫的paper
我說那我直接在這裡寫給你
他又說:每賽喔~要打字列印喔~
我說那我打完email給你
他又說:我們沒email喔~
屁啦!
講到這我已經呈現半放棄狀態
我再問搬走要提前多久跟你們說?
她說:妳還要再寫另外一張letter說明你住到某月為止
暗!到底要幾張letter啦!!!! 我本人在這裡跟你講話都假的嗎?到底要搞的多麻煩哪!!!!
我又問說 最後要約哪一天你們檢查完房子後會退押金?
她說:妳搬走後大概1-2個禮拜會去檢查
我說 那如果被扣押金我怎麼知道哪邊不合規定?
她說: 嗯~你不會知道~
沙小啊?!!!
覺得他們的遊戲規則就是不爽你不要住啊~啦啦啦你打我啊~呵呵呵~
回憶完一次又快心臟病發
但是老美不會像我一樣崩潰, 因為他們這方面花錢很大氣, 根本就是要扣錢就扣吧隨便你
我猜是因為他們退租時真的會把房子搞的一團亂,所以根本也沒想拿回押金, 花錢了事又簡單
但是我們華人比較死愛錢啊!不行嗎?不該給的一毛我都不想出啦!
我住過的三個地方除了紐約以外其他環境都不錯
因為我不叫馬加味所以不像馬唯中姐接可以住在曼哈頓裡面
只能住在便宜Queens的華人區

雖然住這可以非常方便的買到中國食物吃台菜是蠻不錯
但是每天看到有這麼多華人生活在異鄉的感覺很五味雜陳

美國地大,房子跟人口密度都沒台灣那麼高
像這種房子在美國標準來看很普通, 但是以地小人綢摳連的台灣人來看都可以媲美陽明山上的豪宅(吧)
我只要傳照片給我老母她都覺得我拿她的錢去享受
真的不是啊~~這是貧民窟啊~~(恩 好像太誇張 是很普通的社區啊)


(從來沒游過的社區泳池 虧大了)
而且美國很乾燥, 所以浴室鋪地毯也不會太潮濕, 不像台灣浴室總是溼嗒嗒
棒賽還可以踩地毯超舒服的啊~


一個人住在美國鄉村的好處就下班沒什麼事好做(為什麼講起來很想哭啊)可以泡澡泡到變浮屍都沒人吵我啊

(如果在台灣家裡要嘛就是叫你不要浪費水,或是一直有人要進來上廁所, 不然就是泡到一半媽媽叫你下樓吃飯)

以前在台灣下班吃飽飯洗個澡都該睡了啊, 如果再上個網當天就熬夜了吧
在這裡時間好多用不完似的~(因為拎鄒罵五點就下班了啊 晚上都沒有社交活動啊~



週末沒事我就去洗衣, 這點比較麻煩, 要到社區的洗衣間
洗個衣服還要開車, 帶洗衣精 洗衣卡 洗衣袋, 忘記的話就要來來回回跑到你崩潰
洗衣一輪30分鐘, 先回家或是散散步, 再回去把衣服搬到烘衣嘰, 再等60分鐘, 這時就會先回去或是開去別處買買東西
所以來來回回洗一次衣服就要2-3小時
洗完一次衣服身心俱疲, 一整天都不想再做事了, 所以洗衣服是我週末的"大事"


雖然老美吃很多垃圾食物, 但是他們真的很愛運動, 無論早晚只要不太冷他們都會出來散步跑步
就算下雨有時也會看到他們在慢跑, 是欠人多少錢有這麼愛跑路?


從前美國也是住商融合, 就像台灣一樣巷口就有雜貨店跟小吃店, 家裡走個幾分鐘就可以買東西
但是後來默默連鎖大型商店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接著小商店都倒了, 連鎖店家都集中搬到比較遠的購物廣場
然後人們必須要開十幾分鐘的車到shopping center, 然後一樣再從停車場走到店家才可以買東西
很荒謬吧
這是我5年前看 比爾布萊森-《請問這裡是美國嗎?》(Bill Bryson 《I'm a Stranger Here Myself》 )這本書裡面提到的故事,我到現在還記得
Bill Bryson還說他有一次買完東西要走到馬路對面,卻發現沒有路口也找不到人行道
他頓時慌了手腳,最後決定折回去開車,上了車道繞了一圈才開到馬路對面去
他超訝異的在美國要光要走路到對面竟然那麼難啊!
有時從這間商店要到隔壁商店懶得走路都想開車哩(因為連鎖商店佔地都很大, 要到隔壁要走好幾分鐘)
在路旁看到行人也覺得怪怪低
既然提到Bill Bryson我要順便推薦他的遊記寫的很有趣,又有歷史性兼幽默趣味, 是我的寫遊記的精神導師。不過我5年沒看了難怪遊記越寫越歪都在唸阿九



可能我都住鄉村, 老覺得天空一望無際可以一看就看到別州去
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看過這麼寬的天空



但是一樣自從做了要離開美國回台灣的決定後
連下雪都覺得珍貴了起來


而且只有住過北邊, 才會感覺雪是真實存在且有體積的東西